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天美平台 > 新闻动态 >
盘锦市中心医院消化二病区副主任刘丹做客“名医面对面”_传播_感染者_阳性

4月7日 14:30—15:30,由盘锦市融媒体发展中心与盘锦中心医院联合创办的现场直播节目“名医面对面”2025年第13期邀请到的嘉宾分别是: 盘锦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公卫医师林晓宇、盘锦市中心医院消化二病区副主任刘丹。

本期主题:世界卫生日——关于丙肝的防治 !

点击收听

专家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展开剩余87%

林晓宇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公卫医师, 主要负责丙肝监测和哨点工作。

刘丹 中共党员,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实践导师、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教师。

关于丙肝的防治 !

欢迎各位朋友来到我们的直播间!2025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我们以此为契机,邀请到市中心医院、市疾控中心两位专家,和我们聊一聊“消除丙肝” 的相关话题。丙肝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但是很多人对它还不够了解,今天我们会围绕预防、治疗等多个方面,详尽地介绍一下丙肝防治相关知识。

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是一种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出现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1989年首次发现丙型肝炎病毒,随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作为乙类传染病管理。

为什么说丙肝是需要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我国是主要流行国家。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均对HCV易感。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性丙型肝炎疫苗可供使用。丙肝危害严重,由于潜伏期较长,许多感染者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常常一发现即是肝硬化或肝癌,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什么是“消除丙肝”行动呢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首次提出“2030 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目标,要求丙型肝炎感染者的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发病率下降80%,死亡率下降65%。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 部门联合印发了《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将全面推进实施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

前面提到丙肝是传染病,那丙肝的传染源是什么呢?

丙型肝炎传染源是指急、慢性HCV患者和无症状HCV 携带者。

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HCV主要经血液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 HCV, 2015年开始对抗-HCV 阴性 献血员筛查 HCV RNA,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但是由于丙肝进展缓慢,目前就诊的患者中,大多有1993年以前接受输血或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的历史。因此1993年前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经输血和血制品、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传播。现阶段的主要传播途径为:(1)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修足、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静脉药瘾共用注射器和不安全注射是目前新发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2)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3)经性接触传播。与HCV感染者性接触和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特别是感染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4)接受HCV阳性的器官移植。

拥抱、打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避免HCV 传播应注意哪些问题?

包括①不应与他人共用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如针头(非一次性针灸针)、注射器、剃刀、牙刷; ②静脉药瘾者不应与他人共用注射针头、注射器、消毒用品、毒品,注意每次做到一人一针一管。③皮肤外伤应注意保护,防止伤口污染他人或环境; ④避免高危性行为,有高危性行为的 HCV 感染者应正确应用乳胶避孕套; ⑤HCV 感染者不应献血,不宜捐献组织、器官、精液; ⑥HCV 感染者接受有创医疗操作时,应向相关人员说明自己的丙型肝炎状态; ⑦感染 HCV 的妇女在治愈前宜尽量避孕; 哺乳期的 HCV 阳性母亲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 对于 HCV RNA 阳性的孕妇,应当避免羊膜腔穿刺,缩短分娩时间,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丙肝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 有静脉药瘾、鼻内非法毒品使用史者;

2. 有职业或其他原因( 纹身、穿耳孔、针灸等) 所致的针刺伤史者;

3. 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

4. 有高危性行为史,如多个性伴、男男同性性行为者;

5. HCV 感染者的性伴及家庭成员;

6. HIV 感染者及其性伴;

7. HCV 感染母亲所生的子女;

8. 破损皮肤和黏膜被 HCV 感染者、血液污染者;

9. 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 特别是 1993 年前有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

10. 1996 年前的供血浆者。

如不小心意外暴露,应采取哪些措施?

发生HCV意外暴露后,需要立即清洗消毒,并检测外周血抗-HCV和HCV RNA,如果均为阴性,则在1周后和2周后再次检测HCV RNA,如果HCV RNA仍然为阴性,基本可以排除感染;如果1周或2周后HCV RNA阳转,可以再过12周观察是否发生HCV自发清除,如果不能自发清除,HCV RNA仍然阳性,则应启动抗病毒治疗

既然HCV 具有隐匿性,那我们应该怎样发现呢?

丙肝不能靠症状判断病情,只能尽早检测。

HCV感染高风险人群应进行抗体筛查,对于持续存在HCV感染高风险的人群,需定期筛查抗体,如静脉注射毒品者、男男性行为者需要每年筛查抗-HCV;血液透析患者每6 个月筛查一次,或透析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ALT 升高者,应及时筛查抗 - HCV 和 HCV RNA。如果抗-HCV阳性,应进一步检测血清或血浆HCV RNA或HCV核心抗原(HCV RNA检测不可进行时),以明确是否为现症感染。怀疑HCV急性感染时或者免疫抑制人群,即使抗-HCV阴性,也需要检测HCV RNA。

感染HCV后,机体会出现哪些变化?

HCV 感染起病隐匿、疾病进展缓慢,暴露于HCV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 HCV RNA。急性 HCV 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抗-HCV 阳性,3个月后约90% 患者抗-HCV阳转。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大约45%的急性HCV感染者可自发清除病毒,多数发生于出现症状后的12周内。病毒清除后,抗-HCV仍可阳性。

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HCV感染,急性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为55%~85%。当HCV 急性感染转归为慢性丙型肝炎时,HCV RNA很少发生自发清除,肝脏开始缓慢纤维化形成假小叶,约 25% 的慢性 HCV 感染者在 25~30 年间可进展为肝硬化,而约 3% 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细胞癌。

丙肝危害如此严重,一旦感染可以治愈吗?

丙肝是可以治疗的,建议所有HCV RNA阳性的患者,不论是否有肝硬化、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或者肝外表现,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育龄期女性在DAAs治疗前先筛查是否已经妊娠,已经妊娠者,可在分娩哺乳期结束后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果排除妊娠,应避免在服用DAAs期间妊娠。

目前,8 ~ 12 周的直接抗病毒药物( DAA) 治疗可使 95% 以上的普通 HCV 感染人群实现根治。现在有很多用于丙肝治疗的口服药物,既有进口的、也有国产原研的创新药物,既有针对特定基因型的、也有泛基因型的药物,并且都已进入了医保支付范围,极大地满足了临床用药需求,我市门诊特慢病报销比例达80%以上,丙肝DAAs 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明显改善。

我们盘锦市为消除丙肝做了哪些工作?

为达成“消除丙肝”的目标,我们各部门都开展了多项工作:

1.提高检测的可及性:2022年之前,盘锦市各自愿咨询检测点及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已包含丙肝抗体检测,并提供检测后咨询和转介治疗服务。提升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保证全市每个县区均有开展丙肝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保证在本辖区内就可完成核酸检测。

2.免费提供核酸检测:盘锦市疾控中心从重大公共卫生经费中拨款给盘锦市第三人民医院,为2022年以来抗HCV阳性而未做核酸检测的患者提供免费的核酸检测。

3.指定定点治疗机构,目前我市辽油宝石花医院和市第三人民医院为定点治疗机构,探索出患者-医院-定点治疗医院的高效转介模式。通过优化流程、简化手续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4.加强患者教育和随访管理,两家定点医疗机构对未采集核酸的病例电话随访,告知免费核酸检测的政策,督导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核酸检测,对己确诊病例督导尽早治疗。对于仍未去采集核酸或治疗病例,属地县区疾控中心再次电话随访,了解其顾虑,并提供解决方案,提高检测率和治疗率

发布于:北京市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天美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